围棋职业棋手,顾名思义,就是以下围棋为“饭碗”者。
现实中,有的人拥有职业棋手段位,但已经不是以下围棋为谋生的手段了,或教围棋,或从事与围棋有关的其他工作为主要收入来源,下棋反而偶尔为之,这部分人可统称为围棋工作者,准确说,已不能称之为纯粹的职业棋手了。
现实中,还有一部分人,他们没有职业棋手段位,但也没有从事其他工作,唯有下棋为生:或奔走在各业余赛事凭棋力获取奖金,或长期在公共场所以下彩棋为生,他们也可称得上是实际的围棋职业棋手。
在中国,实际存在着没有职业段位却是业余棋手中的职业棋手,有职业段位却成了职业棋中的业余棋手这样的两部分特殊群体。
等级分靠前的围棋职业棋手只要能打上围甲,收入还是可观的,如果能进入世界大赛前几名,收入就颇丰了。
其次,部分虽打不上围甲,但能与各地棋院、俱乐部等单位签约的棋手每月基本工资,甚至劳保、医保等还是有保证的。
苦就苦在没有签约单位,而且少有商业棋赛可下的那部分等级分低的职业棋手,他们的基本生计光靠下棋的收入很难维持,有的只好回家啃“老”。无奈之下,一些职业棋手只得另谋出路,有的上学深造,有的办学教棋,有的改行,等等。
这些人的生活状况与职业棋手的职位不相称,他们为了生存,为了生活的更有尊严,努力改变职业棋手身份,无可厚非。
不尽合理的赛制也衍生出一些“怪”现象,令人深思,反省。
一是有的退出职业棋手行列,到业余棋界去做真正的“职业棋手”,此举有蔓延之势。
二是高段位、高等级分棋手参加职业升段赛、个人赛的积极性低,参加商业性的,高额奖金的赛事积极性高。以今年全国个人赛为例,列为活跃的405名(含8月新定职业初段的41人)职业棋手中,有175人报名参赛,其中等级分在前30名竟然无一人报名。
究其原因,一是他们有的是棋下,甚至很累,没必要在赛程长达14天的个人赛劳神费力。
二是个人赛无奖金无对局费,拿惯了奖金对局费的一流高手们哪还有积极性参赛?
三是职业棋手棋力差距不大,在个人赛输棋尤其输给低段棋手要掉不少等级分,风险太大,所得几乎没有(若赛会需要每局胜方有20元记谱费),谁心里不会盘算呢?
现有的政策是,参加世界或全国性高奖金的大赛,如名额有限制,除了按棋手等级分选拔外,参加个人赛取得好名次也是途径之一,故个人赛对低等级分者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。
个人赛赛程长达14天,比赛男子13轮,女子9轮,对于少棋下的棋手来说的确是难得的机会,但为何还有一半活跃中的职业棋手未报名参赛呢?
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:有的在校读书,有的教棋离不开,有的棋艺上追求动力弱了,觉得赛程太长,自费参赛经济上不划算,等等。
一个理论上最高水平的全国围棋个人赛,实际上变成了“鸡肋”,赛之对一流棋手无味,弃之对一般棋手可惜,这不正常,也是围棋界不愿意看到的现实。
其实,此话题已是老生常谈了,对此,改革的呼声年年有,可就是长期未变,围棋界高层也有很多苦衷,知情人都能够理解。但我们更希望新一届的中国围棋协会对此会有改革大胆举措出台。
比如,在全国围棋大会新增加14个职业初段名额就是好举措,必须为之叫好。偌大的中国围棋界,棋手几千万之众,职业棋手才区区600多人,实在是太少了。
笔者感觉,把更多业余高手吸收入职业队伍,也为今后职业业余棋手融为一体埋下伏笔,渐近作准备。
相信高层决策者已看清了变化的形势,一定会与时俱进,优化各类赛事,给所有棋手满意的答复。
围棋人工智能诞生后,整个围棋界已发生根本性变化,在围棋AI面前,再区分围棋职业与业余棋手意义似乎不大,围棋手实际只有水平高低之分。
今后为了调动围棋手积极性,可以按棋手等级分划分比赛档次或层次,打破职业与业余的界限。职业棋手的身份可保留一段时期,现在的业余棋手若能在混打比赛中战胜目前的职业棋手,也应该酌情排入中国围棋棋手等级分排行榜,注意,并非是中国围棋职业棋手等级分排行榜。
此项改革举措如能顺利出台,对大多数职业业余棋手而言是利好之事,非常有利于围棋事业大发展。相信高层决策团队有足够的魄力破除阻力,强腕推进。
我们期待打破职业业余棋手界限,实现真正混打,按棋力分层次比拼的那一天早日到来。(杨志存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