夫衡山者,连绵逶迤,幽雅深遂,高峻奇伟,雄浑宏绝而闻之,余知之久矣。感于咫尺之地,而不能见之耳。今日有幸得之一览,惊之为蓬莱仙山,云缭雾绕,耸然入天,实乃世间之少见,大喜而归,作文以记之。
远而眺之,见山峰连绵,横亘千里;稍近,目及山腰,见茂林修竹,鸟语花香;及至山脚,目之所及,惟轻烟缥缈,环绕天际者耳。
车停而驻之,稍行数步,便感轻风拂面,微香绕颈,继而盛观映目,轻语入耳矣,促而行之,清泉伴流,清响悠然,花草环身,四时不散,疑有盘古之精,补天之石,常存于此,得以花繁木盛,生机盎然。
再其上,林萌愈盛,茫然蔽日,丝毫不觉夏日之盛暑,午时之烈日,牡丹传语,杨柳指向,不过百余步,有穴窈然,其深不可见,但可觉凉风阵阵,扑面而来,又有清水徐滴,渗地入基。可知其幽静深邃、冬暖夏凉矣。应是仙灵洞天,道家福地也。
惜其幽深而未入也,犹思之百尺也。未绝,只闻急湍瀑流,争流喧响。抬眼而望,有长河自绝壁而下。有吞天撼地,溅珠泻玉之势。驻足望之,又有飞瀑如泻,帘影高悬之意,实令人叹为观止,惊为神来之笔。谓之为“小水帘”
又循其树影而去,至一幽僻处,其间古木参天,盛草齐踝矣。唯有一小石道,弯弯曲曲,延伸无止。循而行之,见一藏书秘处,乃佛家圣地,谓之藏经殿,飞鸟流泉,鸣声互答;晨光碧水,相互辉映。山幕水帘,珠溅长廊。有古织迎风,奇画引蝶。实是仙风道骨,古韵之存也。进而观之,尽是佛家典藏,可叹无暇细读,匆匆而过也。
及至山腰,山势愈陡,而草木愈深,奇景愈佳。尚及兴叹,便至一链桥前,谓为会仙桥,应是古来有人于此会与天上之人,得其真传,而又仿若黄粱之梦而名之。至半,环顾四方,有君临四方之感。满目尽是碧波粼粼,青松郁郁,蔚为壮观。侧身望之,最高峰有奇石耸之,状若巨龟,谓之“金龟朝圣”,为衡山之一胜景矣。
未几,路遇一石碑,树以夏禹之名。人言其曾杀白马祭神于此,以止洪水。想其沐雨披风,奋而止水。又至巡疆狩猎,祭祀山神。应有功成名就,意气风发之感。叹余同为七尺男儿,未尝有此建功立业之名也,亦尝黯然下泪,深感时运不济耳。
感而慨之,吟而徐行。不时便至南岳书院,此处有红砖绿漆,藏书万卷,应是古来习书之处。环而游之,有儒佛之风,礼制之存。忽记南岳红军,尝议事于此。有年青俊秀,长髯老者。各抒己见,自展雄风。终得剑指江北,长驱直入。忆其金戈铁旅,气吞万里。红日两军,各列江岸。又至国共争锋,直捣南京也。终得今日之太平盛世,而余独贪而享之,无所作为矣。故更以此为鉴,励精图治耳。
余怀感而行,登岩攀砺,稍久,终至其顶峰耳。蹟而望之,有雪峰烟波渺渺,若隐若现。亦有湘江逶迤连绵,宛如玉带。万里江山,尽收眼底。又有轻烟薄雾,荡于胸前,流于指隙,不知其所来,更不知其所止,只觉有腾云驾雾,隐匿身形一般。
对此缭绕未清之云烟,韩愈曾有诗曰“祝融万丈拔地起,欲见不见轻烟里”恰符眼前之景。古来亦有王夫之、柳宗元、朱熹之辈于此作诗著词,以记衡山之行。而唯有杜甫之作《题衡山》,有催人泪下,锥心之感。“征夫不遑息,学者沦素志”。
忆其古今之人,亦有千秋功业者,亦有默默无闻者。而皆追逐永生,寻仙拜佛,臆想衡山云烟高洁,自有会仙之处。而或其真意灼知,或其邪淫无道,皆毫无所获。终是青草一堆,没于荒野之间。而唯有天道长存,往复循环,无所其始,亦无所终。登临于此,唯感天地浩荡,日月无穷矣。而又忆夏禹之丰功,恩来之伟绩。此些贯耳之名,亦与无名之辈同逝耳。可叹天地之长存,而人生之短暂。建功立业,修生养性,皆是人生之道也。不朽美誉,可是一时虚幻?金珠银锦,可是过眼云烟?而人过一生,或怀憾而死,或抱笑而终,心之所存,可又是终生所求?或渔樵江诸,或登堂入室,身之所在,可又是真理所喻?屈原尝有九问于天。而可又有所回应?商纣暴虐无道,凶虐成性,可又有所回应?可是人有其行,天道有所为?心事愈多,心结愈紧。止而叹之,人生之惑难解也。
忽而,有微风拂过,惊而寒之。而风过之处,天际由灰而白,自浊而清。又见流水奔腾,松柏展枝。我心彷徨,凝而望之,山水窈然,随风而动,无所终止。此间山水,真为日月精华,天地造化。
心之所惑,亦无所答。然随风清云淡,山清水秀,亦无所忧虑也。人生之惑,未尝须解也。且留之于心,感其理于天地之间。循其道于山水之际,融于自然之间,任时光流逝,光阴流转,世事变迁,终有所答矣。而弃而忘之,随心而行。无论建功立业,抑或修身养性。人尽其为,天决其终,是谓循其天道也。而将尽心而为,无所悔憾矣。
遂大喜,下山而去,作此文以记之。
作者:岳阳市弘元棋院张景皓
2012年8月10日
责任编辑:admin